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出 处:《大家》2012年第18期112-113,共2页Master
摘 要:少年犯罪,校内欺负同学,甚至是学生自杀等的暴力行为时有出现。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普遍把提高受教育者的行动能力作为目的来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指导。或者仅仅是把握了问题行为的征兆以及对这些征兆或已经产生的问题行为作出相应的应对。换句话说也就是学校只是从具体行为方面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却没有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内在道德性。所以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以问题少年为例子,从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道德性这一观点出发来论证道德教育与学生指导之间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