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庆杰[1] 李洪文[1] 何进[1] 李慧[1] Khokan Kumer Sarker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第S2期146-150,共5页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基 金: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No. 6112015);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1175499)
摘 要:该文以 2006 年建立的垄作少免耕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垄作和碎秆全量覆盖垄作少免耕和高留茬垄作少免耕 3 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建立适合玉米垄作体系的垄作播种技术。5 a 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垄作少免耕种植模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垄作模式相比,碎秆全量覆盖和高留茬覆盖 2 种垄作少免耕模式的作物产量分别增加了 4.1%~10.7%和 1.9%~6.4%,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 5.4%~10.2%和 4.1%~7.9%,其中碎秆全量覆盖垄作少免耕模式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垄作播种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该文以 2006 年建立的垄作少免耕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垄作和碎秆全量覆盖垄作少免耕和高留茬垄作少免耕 3 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建立适合玉米垄作体系的垄作播种技术。5 a 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垄作少免耕种植模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与传统垄作模式相比,碎秆全量覆盖和高留茬覆盖 2 种垄作少免耕模式的作物产量分别增加了 4.1%~10.7%和 1.9%~6.4%,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 5.4%~10.2%和 4.1%~7.9%,其中碎秆全量覆盖垄作少免耕模式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垄作播种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土壤湿度 土壤 秸秆 免耕 垄作 玉米 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分 类 号:S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