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红静[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大家》2011年第23期10-10,共1页Master
摘 要:苏雪林"反鲁"的前后因果,众说纷纭,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个握手惹的祸",但是,一些学者更关注从心理人格层面剖析苏雪林反鲁的"动因":一是"精神分析"说。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出发,认为苏雪林试图得到鲁迅这个精神父亲的认同但被无情拒绝,故而大胆"弑父",以激烈悲壮的姿态与这个"父亲"彻底决绝。如厉梅的《苏雪林的两种姿态》;二是"双重人格"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