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颜波[1,2] 林沛元[3,4] 于海涛[2] 李海洋[3] 丁庆峰[3]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工学院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广东广州510275 [2]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500 [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4]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第S1期249-25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摘 要:利用强夯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建立单点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岩土体变形的结构耗散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夯击能对提高回填土层开放系统有序性和稳定性的贡献,探讨了夯击能对系统的有效进化作用随夯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单击夯沉量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两个阶段;②初始回填松散土层厚度对单击夯沉量曲线收敛所需的夯击数有影响,但对其收敛值的影响基本可忽略;③随着系统有序度和稳定性的提高,夯击能用于保持并提高系统自身有序度和稳定性的能量减少,向外发散传递的能量增加,系统趋于某个与夯击能对应的相对稳定状态。利用强夯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建立单点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岩土体变形的结构耗散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夯击能对提高回填土层开放系统有序性和稳定性的贡献,探讨了夯击能对系统的有效进化作用随夯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单击夯沉量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两个阶段;②初始回填松散土层厚度对单击夯沉量曲线收敛所需的夯击数有影响,但对其收敛值的影响基本可忽略;③随着系统有序度和稳定性的提高,夯击能用于保持并提高系统自身有序度和稳定性的能量减少,向外发散传递的能量增加,系统趋于某个与夯击能对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