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贞[1] 高金权[2] 简广宁[1] 魏朝富[3]
机构地区:[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工程系,天津300384 [2]天津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300061 [3]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碚400716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S2期226-231,共6页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3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1-02)
摘 要:为综合分析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的土地质量变化,揭示在工程干扰下的土地系统行为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土地问题,该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Vensim软件作为平台,构建反映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土地质量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整理完成后园地和林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耕地面积、土地质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极限条件下模拟发现2012年是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土地价值的拐点,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2012年土地质量货币化表示的最大值也是各种情景模拟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土地经济价值极限值。这为研究区在土地整理工程完成后进一步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土地规划政策以实现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为综合分析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的土地质量变化,揭示在工程干扰下的土地系统行为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土地问题,该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Vensim软件作为平台,构建反映土地整理工程影响下土地质量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整理完成后园地和林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耕地面积、土地质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极限条件下模拟发现2012年是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土地价值的拐点,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2012年土地质量货币化表示的最大值也是各种情景模拟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土地经济价值极限值。这为研究区在土地整理工程完成后进一步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土地规划政策以实现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关 键 词:系统论 生态 模型 系统动力学 土地质量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整理
分 类 号:S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