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意义的“透支”——从德里达“延异观”看语言的朦胧多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静[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作家》2008年第14期142-143,共2页Writer Magazine

摘  要: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通过对"延异"观的阐发,彻底地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及其二元对立的传统结构,分析了语言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能指的"游动"及其带来的意义的扩张。本文试图从分析"延异"观入手,通过对重要概念的描述,旨在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视角阐释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朦胧多义特性,以及这种解构性阅读对文学接受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 键 词:能指 所指 踪迹  

分 类 号:I045[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