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贺古道余韵的“原乡”写作——关于贺州作家群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晶[1] 

机构地区:[1]贺州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09年第S1期88-92,共5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桂军文学中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8BZW003

摘  要:大众传媒时代,文学产品已突破较为单一的种类和形态阈限,转向满足各种消费层次、群体、主体的个别需求。文学作为精神生活的高雅形态,它把美的追求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文学创作的"原乡"情结,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内省或回顾的行为,它是个痛苦的重归所属,拼凑被支解割裂的过去。我们将关怀放在作家身上,因为他们的关怀、思考和实践,就是"原乡"文学的命运。作家身为创作的历史主体的命运,决定了历史有没有向前开展的可能。寻找人类精神"原乡"甚而回到"原乡",是一种对话,与历史,与自我。文学一旦失去对话和认识的价值,将永远被放逐在历史之外。

关 键 词:民族文学 原乡 贺州 文学创作 作家群 地域文化 写作 传媒时代 生命体验 人类精神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