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商话(连载十八) “洋行”外贸  

The business of Qingdao(Ⅹ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鲁海 

出  处:《商周刊》2003年第35期50-50,共1页Business Weekly

摘  要:鸦片战争后,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中国人对外国人开办的企业一般称为"洋行",其实经营不相同,但其中很多是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所以以后有些中国人经营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也叫"洋行"。德国商贸界在青岛开的"洋行,’中如亨利洋行实际上是一家大型百货店,它在亨利王子街(广西路)。而一些从事外贸的洋行如德威洋行、礼和洋行、鲁麟洋行、紫普杰克洋行等均在皇族街(今兰山路),因而这条路曾被叫做洋行一条街。欧美其他国家的"洋行"则多在馆陶路上,英商有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记洋行、劳埃洋行;美商有美隆洋行、鲁克洋行;丹麦商有宝隆洋行等等。这其中如德商鲁麟洋行进口化工、机械,出口猪鬃、肠衣、牛肉、牛皮等;怡和洋行经营进出品贸易,进口有五金、机器、零件、毛棉织品、药品等,出品有花生米、花生油、羊毛、猪鬃、冰蛋等。

关 键 词:怡和洋行 进出口贸易 青岛 外贸 大型百货店 亨利王子 花生油 经营 进口 鸦片战争后 

分 类 号:F127[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