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云卿
出 处:《管理观察》1999年第3期27-27,共1页Management Observer
摘 要:80年代初,大多数生产厂商认为,产品低价格和高质量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条件。这种微观视点是由以下概念的发展促成的:1.准时制(Justintime)生产;2.零产品库存生产;3.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指标并不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标准向完成订货速度方面变化,竞争成为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timebasedcompetition)。时间的以下三个要素成为重要要素:1.产品开发时间周期,即从思想产生到将其变成为产品的时间周期;2.生产实现时间,即将原料加工成制成品时间和制成品装船等待时间的总和。反应时间是用户从提出订货到获得所订购产品的时间。文章中把生产周期时间和反应时间看成是pull-based系统类型的生产管理系统标准。丰田公司为实现准时制原则而创造的传票制就是例证。生产周期时间可以看成是总库存(制成品库存和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生产库存的代替词。反应时间说明供应过程。两个标准相巨竞争。如果生产库存和制成品库存小,那么完成装船工作的等待时间也少。同时,生产时间少,但反应时间由于没有完成用户订货而多。指出了用排队论方法分析这种生产形势的可能性。提出了生产系统工作优化模型,它可以保证对用户供应产品的一定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