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华娅
机构地区:[1]<美术观察>
出 处:《美术观察》1998年第10期75-76,共2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龚华娅:保道先生、蒋先主,请您们就日本画和中国重彩画的融台与发展谈谈一些看法。 市川保道:(日本东京多摩大学教授)中国有悠久的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唐朝就有许多日本人到中国学习绘画、书法、陶艺、宗教。日本画就是承袭唐朝工笔重彩,再加上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画风。日本正仓院还可以看见精致的中国绘画和建筑,被视为国家宝物。现在日本的美术研究生毕业之前都要到中国来学习敦煌壁画。我的老师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他叫我多研究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我跟他学习景德镇的陶器烧制,学习颜正卿、柳公权的书法,学习中国的绘画。我很喜欢中国的“六法”特别是“气韵生动”,欧洲的抽象画派缺少一件东西,那就是“气”。我感到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中国就是我的老师。 蒋采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但现在不同了,日本自汉唐时在中国学会了使用矿石颜料,近两千多年来始终坚持使用,并有所发展。从近代到现代,中国也派了许多留学生去日本学习绘画。清末何香凝,还有李叔同、陈之佛、傅抱石等。蒋兆和先生也受横山大观的邀请去过日本。1955年,我的老师叶浅予先生向我介绍《葛饰北斋》人物速写集,还在图书馆给我们借到了4本日本美人画。我比较早就知道了伊中深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