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

作品数:603被引量:25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云仝朝晖何韵旺仝朝晖张小鹭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读平山郁夫作品中的意境美
《艺术市场》2025年第3期94-95,共2页孙永峰 
平山郁夫是日本当代画坛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以传递出梦幻般的诗意和宁静且神圣的意境美而闻名。本文通过简述平山郁夫的生平,来解读其绘画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并就“东西融合”的独特绘画手法分析其作品中意境美的成因。
关键词:平山郁夫 丝绸之路 意境美 日本画 
从艺术到工具——日本画在西方的传播研究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陆乐 唐诗尧 
1951年日本与外界恢复文化交流后,便致力于在西方推广日本画。在长达43年的推广过程中,日本画在西方审美、展览制度、社会风气,乃至学术倾向的重重考验下,不断调整推广策略,经历了从现代绘画、民族美术到政治工具的身份转变,却始终未能...
关键词:日本画 美术传播 威尼斯双年展 杂种文化论 艺术功能 
从《六祖斫竹图》东渡看禅宗画对日本画的影响
《美术》2024年第8期110-117,共8页王晓黎 
2022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南宋杭州写意人物画研究》(项目编号:M22JC112)的研究成果。
南宋以降,许多中国绘画作品随着中日禅僧间的文化交流及商船的贸易往来而东渡日本,对日本室町时代的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尤以南宋画家梁楷的代表作《六祖斫竹图》为始,其别具一格的“泼墨”“减笔”特征,不仅开中国禅宗人物画之先...
关键词:梁楷 禅宗画 日本画 美术交流 
旭日江山:论傅抱石画中“红太阳”图像与中日韩古代绘画的关系
《美术观察》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陈艺婕 
本论文考证了傅抱石(1904—1965)画中多次出现的“红太阳”图像,认为该图像最初源自古代中国绘画,而不是日本画。这种正圆形的红色太阳图像,与横山大观(1868—1958)等日本画家频繁使用的“日轮”确有一定的视觉相似性,而本文将在更长的...
关键词:傅抱石 横山大观 新日本画 宫廷绘画 红太阳 
新日本画运动中朦胧体绘画风格的形成初探
《书画世界》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强灏 
朦胧体产生于日本的明治时期,深受东西方艺术影响,既融入了西方的写实技法,又体现了日本绘画的传统美学,是新日本画运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前,国内对朦胧体的关注似乎主要集中在其技法的探讨上,尚未广泛地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风格...
关键词:新日本画运动 朦胧体 绘画风格 冈仓天心 横山大观 菱田春草 
土田麦仙作品中的西方与东方--以《舞妓林泉图》为例
《河北画报》2024年第2期101-103,共3页黄馨禾 
本文以土田麦仙的作品《舞妓林泉图》为对象,通过对其技法、构图及画面元素的对比与分析,结合其欧洲游学经历,探析西方美术对画家的影响;再以对画面意象的解析,来揭示画家心中的本民族情怀与表现,探究东方与西方审美共同作用下土田麦仙...
关键词:土田麦仙 舞妓林泉图 日本画 
从争议中再看“日本画”对中国画发展的启示
《艺术时尚》2023年第5期13-15,共3页陈晋 
在历史上,中国画一直是东亚地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其独特的技巧和风格深受各国艺术家的喜爱。日本画深受中国画的影响,但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有其独特之处。“日本画”是复合多元化的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日本画”现象的...
嵌入与脱域:日本画中“观瀑”主题溯源与流变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2年第11期77-82,共6页高尚学 许难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西民间艺术的主题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YJA760014。
“观瀑”主题源自中国李白的诗歌文本,同时也是日本画史中历史悠久的母题。从室町到近代,“观瀑”主题在日本绘画史中,呈现出不同的图式和风格演变。为了研究其与中国古典绘画的密切关系,论文以中国山水画为参照物,尝试运用嵌入和脱域理...
关键词:日本画 主题 观瀑 流变 中国山水画 
民族、本土、现代与转型——冈仓天心与柳宗悦思想的启示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33-40,共8页仝朝晖 
近现代日本社会中,冈仓天心倡导的新日本画运动和柳宗悦倡导的民艺运动,形成鲜明对比。“日本画”“民艺”都是近代日本社会在构建民族国家、彰显民族文化个性的话语背景下而出现的新词汇。在发扬民族文化是否要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立场上...
关键词:日本画 民艺 民众之美 文化个性 民族根性 
“朦胧体”绘画的初探与转型——论横山大观早期绘画实践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年第14期67-69,共3页陈子绪 
“朦胧体”是近代日本绘画尝试突破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以不用线为主的晕染塑造形体,以期制造出实物在空气中的氤氲状态。日本画家横山大观通过对偏向于西方绘画的“朦胧体”与日本绘画传统用线的特征进行调和,创造出既有日本特色又...
关键词:朦胧体 新日本画 横山大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