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p53的突变和甲胎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咸勇[1,2] 贾秀红[1,2] 成令忠 顾云娣[1,2] 童蓓燕[1,2]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 [2]上海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出  处:《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年第2期71-7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摘  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和PAP法,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过程中突变型p53蛋白(mp5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中的表达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1)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率为100%;(2)正常大鼠及诱癌第4周大鼠的肝细胞均不表达mp53,至诱癌第8周,可见少量肝细胞表达mp53,诱癌晚期的癌结节内大部分肝癌细胞呈mp53阳性表达,mp53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为胞核内棕褐色颗粒;(3)正常大鼠肝细胞不表达AFP,诱癌早期(4~8周)的大鼠肝小叶内可见少量AFP阳性肝细胞,多为小肝细胞,呈散在分布,此后AFP阳性肝细胞逐渐增多,晚期的癌结节内大部分癌细胞呈AFP阳性,AF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为胞浆内棕褐色颗粒。结果提示。

关 键 词:大鼠 肝癌发生 P53 甲胎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分 类 号:R735.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