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教育遐思(之二)——关于中国当代中小学学生的遐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梅安妮 

出  处:《湖北教育》1996年第3期12-12,共1页

摘  要:“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六十年来久唱不衰的《毕业歌》唱出了教育的社会意义。的确,许多有识之士莫不把对明天的希望寄托于今天的学子身上。 政治家希望他们从小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将来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家希望他们从小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成为素质良好的公民,担当振兴中华大任; 地方政府官员希望他们“高考上线”××人,各项竞赛获得××名,为本地区争光; 出版家希望他们从小博览群书,将来成为博士。

关 键 词:中小学学生 世纪之交 中国当代 共产主义理想 地方政府官员 民族自救 社会意义 无产阶级革命 教育 全面发展 

分 类 号:G639.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