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阳泉[1] 钱家栋[1] 王玉祥[1] 赵家骝[1] 刘建毅[1] 王思平 刘允秀[2]
机构地区:[1]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天津市地震局
出 处:《地震工程学报》1992年第S1期134-147,共14页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
基 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矿)石极化率与应力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量、密度、矿物成分、岩石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在σ_1>σ_2=σ_3≠0,σ_1=σ_2>σ_3,σ_1σ>2>σ_3三种组合应力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在压应力(σ_1>σ_2=σ_3)作用下极化率以下降为主;在拉应力(σ_1=σ_2>σ_3)作用下极化率以上升为主;在剪应力(σ_1>σ_2>σ_3)作用下极化率既有下降,也有上升。(2)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极化率随应力变化的幅度不等,一般为几~几十%,其大小与岩石本身的孔隙度、渗透率、矿物成分及含量等因素有关。(3)岩石大破裂前一般都记录到了极化率前兆显示—突跳、波动、加速下降或急剧上升等现象。(4)岩石极化率相对于最大主应力具有方向性特征。最后,运用两种电学模型讨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矿)石激发极化的物理实质和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