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祥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激发极化效应岩石激发极化应力状态大地电场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工程学报》《地震学报》《高原地震》《中国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利用大样本岩石破裂实验模拟扩容-扩散孕震模式的某些结果(一)被引量:11
《地震学报》1998年第2期194-200,共7页陆阳泉 赵家骝 钱家栋 王玉祥 刘建毅 
国家地震局"八五"攻关项目
用采自现场的500mm×500mm×1000mm的天然灰岩,在注水条件下模拟扩容-扩散(D-D)孕震模式,并以多种监测手段追踪受载岩石样品从变形、微裂到大破裂全过程有关的物理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视电阻率结果表明:①...
关键词:岩石破裂 试验模型 视电阻率 孕震模式 差异性 
电气化铁路对地震台站影响的某些研究结果被引量:3
《西北地震学报》1993年第3期101-104,共4页陈有发 侯远文 王玉祥 
1.前言1988年6月以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已经对大秦电气化铁路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地电台的观测进行了实际测量与研究。1991年—1992年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地震台 地震站 电气化铁路 
祁连电磁多参数综合观测和地震预报被引量:1
《高原地震》1993年第2期42-50,共9页陈有发 苏明达 张勇利 赵家骝 陆阳泉 董永德 温新民 陈宝智 杨荣 王德志 刘建毅 王玉祥 杜学彬 丁布 
本文研究了我国首次进行的电磁多参数综合观测资料。主要结果:1.电磁多参数资料丰富,可利用的信息量大;2.测区周围290km范围内的5.0级以上地震前都出现电磁前兆异常;3.地震前地壳中出现电磁前兆的时间要比空中出现的早6——14倍之多。
关键词:大地电场 大气电场 电磁辐射 地震前兆 
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激发极化效应的实验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
《中国地震》1993年第2期178-184,共7页陆阳泉 钱家栋 赵家骝 刘建毅 王玉祥 王恩平 刘允秀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一、实验方法 1.试件的选择 为使实验具有代表性,我们采集了自然界三大岩类共10个品种的34块试件,详细测定了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量、密度、容重、化学组份、显微结构、矿物成份等各种参数。岩石定名及矿物成份见表1,化学组份分...
关键词:岩石 激发极化 应力 
岩石失稳破裂前激发极化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地震》1992年第4期28-36,共9页陆阳泉 钱家栋 赵家骝 刘建毅 王玉祥 王恩平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介绍了在压应力作用下观测岩石失稳破裂前激发极化效应的实验方法和主要结果。重点研究了沉积砂岩、矿化灰岩和部分橄榄岩的激发极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讨论了岩石的脆柔性质与破裂前兆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在压应力作用下,岩石...
关键词:岩石 失稳 破裂 激发极化 效应 
地震地电阻率前兆特征及其与某些台址条件的关系
《地震工程学报》1992年第S1期124-133,共10页陈有发 候远文 王玉祥 
本文利用91个震例资料研究了地震地电阻率的前兆特征。主要结果有:①地电阻率具有以下降为主的阶段性、区域性、方向性和波动性;②地电台址条件特别是岩石力学条件影响地震地电阻率前兆特征量;③地电台应选在电阻率—应力灵敏度值大的...
关键词:地电阻率 前兆时间 震例 电阻率变化 变化形态 松散沉积物 岩石力学 发震时间 孔隙度 临震 
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激发极化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1992年第S1期134-147,共14页陆阳泉 钱家栋 王玉祥 赵家骝 刘建毅 王思平 刘允秀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矿)石极化率与应力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量、密度、矿物成分、岩石结构等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在σ_1>σ_2=σ_3≠0,σ_1=σ_2>σ_3,σ_1σ>2>σ_3三种组合应力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在压应...
关键词:应力状态 激发极化效应 极化率 孔隙度 组合应力 渗透率 物理实质 压应力 应变曲线 层理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