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青[1] 孟贺巴特[1] 叶尔江[1] 魏明远[1]
机构地区:[1]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出 处:《疾病预防控制通报》1992年第S1期20-22,共3页Bulletin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China)
摘 要:棘球绦虫卵被人误食后,主要在肝肺两大脏器长成棘球蚴(包虫囊肿),并随其逐渐长大致使肝肺形态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可通过影像学诊断技术得以显示,由于临床应用 B 超技术诊断人体包虫病取得显著成就,因而也被推荐用于人群包虫病现场筛查.作者认为,B 超诊断技术应用于人群包虫病普查在许多方面优于血清学检查。B 超对人体包虫病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可现场获得检查结果,较真实地反映居民患病状况。肝脏是包虫囊肿好发部位,而腹部 B 超探查肝包虫病,对于鉴别肝内囊性占位及右上腹囊性占位病变对肝脏的关系有肯定意义。B 超诊断技术无痛无创伤,愿为公众接受,有助于推进卫生教育;能够发现早期包虫病患者以利及早就医治疗,也有助于对术后病人的随访观察。包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合 B 超诊断技术,不仅能更准确地估计患病率水平,也有助于实验研究。故 B 超诊断技术用于人体包虫病的现场筛查是有效可行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