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鹏海
出 处:《音乐爱好者》1991年第4期19-20,共2页Music Lover
摘 要:我国的合唱体裁创作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运动”时期(1903年至1919年左右),首先拉开这种体裁创作的帷幕的是李叔同于1912年所作的三部合唱《春游》。“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以后,萧友梅、赵元任等为数不多的先辈音乐家也相继创作了一些合唱作品。其中除萧友梅的《五四爱国纪念歌》(1924)和赵元任的《海韵》(1927)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以外,其他绝大多数都取材于校园生活(如萧友梅的《寒假旅行》[1922])或自然景观(如萧友梅的《春江花月夜》[1929])。它们反映的生活面较为狭窄,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所有这些早期的合唱创作,都是采用单一的主调音乐写法,在艺术表现上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除《海韵》这样的个别优秀之作可以传世外,一般都没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只有黄自1931年所作的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