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败”小麦株高与育性关系观察初报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思衡[1] 

机构地区:[1]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出  处:《福建稻麦科技》1991年第1期46-47,27,共3页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摘  要:“矮败”小麦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新近研制成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具有太谷核不育小麦Tal显性不育基因和矮变、与小麦Rht<sub>1</sub>0显性矮秆基因连锁遗传的特点。在高秆品种为父本与之杂交的子代群体中,矮秆株不育,高秆株可育,这种遗传行为对以株高作为标记性状判别不育株和可育株,用于常规育种或轮回选择都是极为有利的。为充分认识“矮败”小麦这一特性,并尽快用于育种,我们对这一新种质株高和育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和方法“矮败”小麦种子37粒,其上代父本为晋麦2148,1989年11月15日播种于盆钵中,盆栽管理和观察记载按常规进行。自1月12日起(多数单株开始拔节)挂标鉴定株号,

关 键 词:矮秆基因 新种质 连锁遗传 轮回选择 不育基因 高秆 代父 常规育种 单株 拔节期 

分 类 号:S5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