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流动资金补偿主体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秀英[1] 李仲华[1] 

机构地区:[1]交通银行黄石支行

出  处:《武汉金融》1991年第9期6-7,共2页Wuhan Finance

摘  要:一、1983年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企业自补流动资金形成“软约束”,银行“统管”流动资金演变成现实中的“统包”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补偿主体错位,使整个国民经济形成负债经营的机制。1983年,我国流动资金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改由银行统一管理,但这一体制演变成了银行超常介入流动资金领域。原设计方案规定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采取由银行贷款和自行补充相结合的办法。这对于适应当时财政。

关 键 词:负债经营 补偿主体 软约束 主体错位 信用方式 企业资金需求 再生产过程 分配资金 预算内企业 货币资金 

分 类 号:F8[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