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连瑞 张开滋 王伟[1] 邱维勤[2] 潘星灿[3]
机构地区:[1]辽宁丹东市第一医院 [2]上海铁道医学院 [3]辽宁鞍山市中心医院
出 处:《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1年第2期83-8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 & Heredity
摘 要:本综合征一般认为1986年Hutchins-on首先描述一对孪生姐妹口唇有色素斑点,1919年其同事Weber追踪观察该孪生姐妹中一个在20岁因肠道息肉引起肠套叠而死亡,另一个在25岁时尚健在,但二位学者均未认识到色素斑与肠道息肉的内在关系。直到1921年Peutz报告了一家三代中7人患有色素斑及胃肠多发性息肉,3例疑诊,确立了该病的家族性。其后1944年Jeghers,1946年Tcuraine和Couder也做过同样病例报导,故有Hutchinson—Weber-Peutz syndrome、Peutz-Touraines syndrome、Peutz syndrome之称。1949年Jeghers,McKusick和Kutz收集文献确诊的22例,疑似的9例,再结合自己10例,其中6例分属二个家系,做了详细报导,故从Jeghers等报告后,始认为本病具有遗传因素、皮肤粘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为主征的三大特征,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征,欧、美、日都用Peutz—Jeghers综合征命名。
关 键 词:皮肤粘膜色素斑 多发性息肉 分型方案 肠道息肉 WEBER 诊断标准 症侯群 Hutchinson 肠息肉病 孪生姐妹
分 类 号:R394[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