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祖君[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革命’时期的文学遗产--中国当代激进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批准号09XZW01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50—70年代占主流地位的中国文学从文化精神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遵循激进主义的文化逻辑,有政治的、革命的、乌托邦的、赞颂与战斗的、求纯求新的等多种表现。激进主义的文化逻辑更具体地在此期间流行的文学类型如新民歌、政治抒情诗、革命样板戏中表现出来;这些文类一定意义上是激进主义文化逻辑催生的,是激进主义的文学文本。激进主义的文学思潮走向极端后,最终只是一个悖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