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雷[1]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出 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年第1期364-374,共11页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摘 要:在莎士比亚晚期最主要的作品《暴风雨》中,是否能梳理出一套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哲学话语?评论家普遍承认在这部戏中可以找到数个涉及人性、道德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哲学"话题".举例来说,该剧触及了"天意"问题,谈到了黄金时代和理想国度,也深入探讨了斯多葛学派非常关心的制怒和克制复仇欲望的问题;同时,普洛斯彼罗用以制服敌人并使之悔罪的手段会让人联想起马基雅维利关于使用强力和宗教迷信使人向善的教义,而从普洛斯彼罗对凯列班的教育中也可以很自然地引申出美德是否可教以及该如何教的问题.但是,在这些看似分散的话题背后是否有一种统摄全局的哲学观点呢?我们相信并试图证明这样一套哲学思想确实是存在的;在这一体系中,上面列举的各个话题、各种话语都可以找到自己恰当的逻辑位置,它们互相之间紧密地扣合在一起,赋予这部在艺术形式上谨守三一律的严整作品以一种思想上的严整性和统一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