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柏拉图血气主人公《暴风雨》莎士比亚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国外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把人造得公平正直”——谈《失乐园》中弥尔顿对人类堕落的再现被引量:3
《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151-166,共16页陈雷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特别强调上帝把人造得"公平正直"(just and right),这意味着人在被造之初就获得了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对正义与不公的感知以及对正义/正当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正当"的自然倾向中也隐藏着一个陷阱:人对正当...
关键词:弥尔顿 《失乐园》 上帝的禁令 理性 堕落 
“人为信条”与荒谬感——谈辛格的宗教观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5-20,共16页陈雷 
宗教详尽规范了犹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卢布林的魔术师"雅夏称这些规矩为"人为信条"。经过一场人生危机,他认识到了这些信条的意义:它们是无数根把人与上帝连接起来的纽带;通过谨守信条,人得以将上帝内化为习惯和本能,而这也是犹太信仰...
关键词:信条 虚构 犹太性 嘲笑 辛格 
黄金时代与隐身的王权——《暴风雨》的一种解读被引量:4
《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40-56,共17页陈雷 
莎士比亚后期浪漫剧《暴风雨》是一部以被颠覆的秩序最终得到恢复为主题的作品。剧中普洛斯彼罗用以"恢复秩序"——亦即夺回自己的公国、迫使昔日的敌人忏悔并与之达成和解——的工具是他的魔法,普洛斯彼罗通过它得以在强迫对手悔过向...
关键词:《暴风雨》 黄金时代 王权 技艺 自然 
“美德是否可教?”——柏拉图语境中的莎士比亚中后期思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年第1期364-374,共11页陈雷 
在莎士比亚晚期最主要的作品《暴风雨》中,是否能梳理出一套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哲学话语?评论家普遍承认在这部戏中可以找到数个涉及人性、道德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哲学"话题".举例来说,该剧触及了"天意"问题,谈到了黄金时代和理想国度,也深...
“血气”的研究——从柏拉图的角度看《雅典的泰门》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2012年第1期76-77,共2页陈雷 
试图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血气(spirit—edness)”概念来解释《雅典的泰门》的主人公在性格和行为方面的一些特征。按照柏拉图的定义,“血气”的特点是“爱荣誉与爱胜利”,而这正是泰门慷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另一方面...
关键词:柏拉图 血气 雅典 《理想国》 心理动力 潜在威胁 政治生活 主人公 
对罗马共和国的柏拉图式批评——谈《科利奥兰纳斯》并兼及“荣誉至上政体”被引量:6
《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5-20,共16页陈雷 
本文结合"血气"概念深入分析《科利奥兰纳斯》一剧同名主人公的性格以及当时罗马的政治、道德环境,揭示这一人物与初生的共和国在性格上的高度一致——两者的灵魂都由血气因素主导;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前者为"爱荣誉的人",后者为"荣誉至...
关键词:莎士比亚 《科利奥兰纳斯》 柏拉图 罗马 血气 荣誉至上政体 
“血气”的研究——从柏拉图的角度看《雅典的泰门》被引量:5
《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76-90,共15页陈雷 
本文试图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血气(spirit-edness)"概念来解释《雅典的泰门》的主人公在性格和行为方面的一些特征。按照柏拉图的定义,"血气"的特点是"爱荣誉与爱胜利",而这正是泰门慷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另一方面,"血气"...
关键词:莎士比亚 《雅典的泰门》 柏拉图 塞涅卡 灵魂三分说 
文森修公爵的“为政之道”——《一报还一报》中的道德哲学被引量:4
《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52-64,共13页陈雷 
本文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一报还一报》的思想特点:1.该剧与《哈姆莱特》和《暴风雨》的联系;2.与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联系;3.与蒙田《随笔》的联系;4.与奥维德《变形记》的联系。这里的每一个角度都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一个侧面,而把...
关键词:莎士比亚 《一报还一报》 马基雅维利 蒙田 奥维德 
中产阶级与浪漫主义意象——解读《最漫长的旅程》被引量:3
《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5-14,共10页陈雷 
本文分析了福斯特早期作品《最漫长的旅程》与浪漫主义传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指出小说主人公里基·艾略特作为“浪漫主义者原型”的一些思想特征。对真实世界(Real-ity)的求索是小说的主题。里基先是把中产阶级世界视为真实世界,投身于其...
关键词:福斯特 《最漫长的旅程》 中产阶级 浪漫主义意象 
死神与小丑——浅论《冬天的故事》中丑角的功能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4年第0期1-14,共14页陈雷 
莎士比亚的后期浪漫剧《冬天的故事》第三幕结尾有这样一段情节:西西里亚大臣安替贡纳斯奉国王之命把受冤的公主扔弃在波希米亚海岸。刚做完这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就被一只大熊咬死吃掉了,载他来的船只也遭遇风暴沉没。恰巧这些恐怖事件...
关键词:冬天的故事 托马斯·曼 《李尔王》 死于威尼斯 白林 后期作品 《麦克白》 纳斯 莎剧 剪羊毛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