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方案治疗2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建刚[1] 戴秋新[1] 孟文俊[1] 徐昕[1] 

机构地区:[1]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出  处:《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第12期77-78,共2页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P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适当减少硼替佐米使用总剂量对PAD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3例,分别给予PAD方案化疗2~8个疗程,标准剂量方案(P1AD方案:n=16例,其中,初治组9例,复发难治组7例):硼替佐米(1.3mg/m2,分别于第d1、d4、d8、d11快速静脉注射);减低剂量方案(P2AD方案:n=7例,均为复发难治):硼替佐米(P2AD:1.6mg/m2,分别于d1、d8快速静脉注射),多柔比星(9mg/m2,d1~d4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40mg d1~d4,d8~d11静脉滴注)。每4周为一疗程。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2006年制定的疗效反应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毒性分级按NCI CTCAE(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不良事件通用名)v3.0评判不良反应。结果:累计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总缓解率(ORR)为87.0%,CR+nCR为43.5%;累计完成4个疗程以上的ORR是95.0%,CR+nCR是50.0%。其中,初治组(P1AD):完全缓解(CR)2例(22.2%),接近CR(nCR)3例(33.3),部分缓解(PR)3例(33.3),无变化(NC)1例(11.1%);复发难治组1(P1AD):CR1例(14.3%),nCR2例(28.6%),PR3例(43.9%),NC1例(14.3%);复发难治组2(P2AD):CR1例(14.3%),nCR 1例(14.3%),PR4例(66.7%),PD1例(14.3%)。主要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炎、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皮疹及带状疱疹等,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改善。结论:PAD方案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MM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适当减少硼替佐米总剂量并不影响PAD方案的总有效率,却可减少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可能影响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等。

关 键 词: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多柔比星 初治 复发难治 

分 类 号:R73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