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丽[1]
机构地区:[1]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参花(下)》2013年第8期105-105,共1页
摘 要:传统文学研究与批评模式是遵循"作家与作品"的中心地位。60年代末接受美学大师提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而在解构主义看来,语言的终极意义和结构也被一种无限性所包围。对语言的解读是无止境的,而且解构阅读是多元的,不可终极的。在接受理论中,文本因读者的不同而具有不确定的终极意义。在解构主义中,文本也是无法得到某一确定的意义,多中心论成为其消解的手段。总体来说,多中心意味着无中心,而多主题意味着无主题。从此意义来讲,接受理论是作为解构主义思潮的一部分而存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