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险明[1]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中心

出  处:《理论视野》2014年第12期11-13,共3页Theoretical Horizon

基  金:教育部规划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西方中心论’的逻辑和方法"(编号12YJA720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一 就与当代中国现实的关系而言,目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整体上似乎只有两种路数:一是,以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为根据,为政府的一系列决策和方针作解释,为当代中国现实作辩护性或赞美式的论证;二是,在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与西方近现代的一些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资源“纂在一起”加以阐述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现实作隐喻式的批判(如“现代性批判”)[1].应当承认,这两种研究路数特别是第一种研究路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中国社会的某些需要,故并非毫无价值,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流就有问题了.

关 键 词:中国现实 现代性批判 赞美式 思想解放 中国传统文化 隐喻式 中国道路 实质性发展 方法论层面 精神结构 

分 类 号:D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