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之盟”与汉初政制——以政治正当性为线索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志昊[1]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广州市510006

出  处:《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2期35-47,共13页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摘  要:在政治秩序内部探讨执政者的正当性,需要审视其中的权力配置与势力变迁。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的"白马之盟"就展现了这一层面上的政治正当性问题。各政治势力通过相互承认而达成共识,订立了这一具有基础性的开国盟约,其核心在于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白马之盟"展现了汉代早期皇权的正当性,同时也体现了政治均势格局,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功臣与诸侯王等政治集团的制约。但由于法吏、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白马之盟"也遭到背弃,专制皇权得以确立与成熟。在帝制中国初期,皇权正当性来源于其他政治势力对皇帝的认可与支持而非皇帝自身的伦理德性,其产生方式依赖于政治格局、基础规范、细微技术、宏大话语等重要元素。

关 键 词:白马之盟 政治均势格局 政治正当性 集团分析法 

分 类 号:D691.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