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特征——以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和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为例  

On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Films in th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耀春[1] 

机构地区:[1]江苏警官学院,教授博士南京210012

出  处:《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67-71,共5页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 (批准号J3- 0 4 9)

摘  要:作为 2 0世纪 5 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代表著作 ,夏衍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和张骏祥的《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都从实践美学的角度言说中国电影 ,强调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及特殊的表现手段 ,即电影性 ,和电影的群众性、民族性。

关 键 词:五十年代 中国电影理论 电影性 群众性 民族性 

分 类 号:I053.5[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