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胶原纤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克英[1] 严家春[2] 

机构地区:[1]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233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3医院病理科

出  处:《蚌埠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B10期10-12,共3页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摘  要:本文采用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50例肝硬化标本胶原纤维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者呈带状分布,且向肝实质扩展形成假小叶结构,常伴有活动性病变,肝细胞坏死较明显,无活动性病变者,则胶原纤维束较细,肝细胞变性坏死较轻微。纤维连接蛋白免疫酶标提示在肝组织内沉积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成平行关系。电镜观察发现,在活动性肝硬化纤维化区发现贮脂细胞形态异常,并向成纤维细胞转化而形成胶原纤维,说明肝内胶原纤维形成与其有关。

关 键 词:肝硬化 胶原纤维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免疫组化 电镜 

分 类 号:R575.2[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