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志成[1]
机构地区:[1]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教师》2004年第7期9-11,共3页Teacher’s Journal
摘 要:自1978年苏步青等人提出给予大学办学自主权以来,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高校逐渐摆脱过去隶属于政府的附庸地位。这种地位的变化是与高校各项办学自主权的获得联系在一起的。招生自主权,这项令高校又爱又恼的权力,由于制度上的不健全导致的招生腐败将高校置于风口浪尖,引发了各种争论。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正,作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核心部分,它更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大学的基本制度建设。从实践来看,高校从未获得过完全的招生自主权。原因似乎很多,但问题却从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政府与高校在这项权力的分割上处于胶着状态。对此,本刊编发部分文章,希望引发更多的社会关注以及深入的讨论。
关 键 词:高校 招生工作 招生录取体制 招生原则 监督机制
分 类 号:G647.3[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