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肠炎81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恩强[1] 王凝芳[1] 赵敏[1] 叶文华[1] 

机构地区:[1]解放军302医院,100039

出  处:《中国新医药》2004年第7期83-83,共1页

摘  要:目的 研究北京市副溶血弧菌肠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8月门诊收治的81例大便培养为副溶血弧菌的腹泻病人。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病原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北京市副溶血弧菌肠炎以散发为主,集中发病少见,动力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但阳性率低,部分病历类似急性细菌性痢疾。总的药敏结果耐药率氨苄青霉素最高;对磷霉素、氟喹诺酮类抗菌素、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低;敏感率均在93.8%以上。结论 副溶血弧菌是最常见腹泻病原菌。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氟喹诺酮类抗菌素仍是最有效的抗菌素,耐药率低,治疗疗程短,并且服用方便,经济。

关 键 词:副溶血弧菌 肠炎 药物敏感试验 嗜盐菌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