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发微量元素谱与食管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如松[1] 孟宪钰[1] 贺立绩[2] 李全胜[2] 徐辉碧[3] 杨祥良[3] 

机构地区:[1]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2]阳城县肿瘤研究所 [3]华中理工大学

出  处:《辐射防护通讯》1993年第1期44-50,28,共8页Radiation Protection Bulletin

摘  要:本文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山西阳城县的食管癌患者,食管癌高发区人群及低发区人群进行了人发微量元素谱的分析,成功地将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以及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间进行了识别,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调查工作前后分两批进行.第一批的检测对象共270例,其中阳城县食管癌患者70例,当地正常人群200例.第二批的检测对象共217例,其中阳城县食管癌高发区人群177例,太原市郊食管癌低发区人群40例.人发微量元素检测采用同位素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测定发中Ca、Cr、Mn、Fe、Ni、Cu、Zn、Pb、Se、Sr等10个元素,采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主成分分析法、非线性映照法及马氏距离断别法等.结果表明:(1)作为判别函数的元素谱,两批调查资料有所不同.第一批的元素谱是Cr、Mn、Fe、Ni、Cu、Zn;而第二批的元素谱是Ca、Cr、Mn、Cu、Zn、Se,这与两批资料的来源不同有关.(2)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在二维平面图上能相当成功地区分开,界限十分清楚;而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间也能基本区分.(3)马氏距离判别法的结果表明,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的回判准确率分别可达92.9%及84.6%,而预报准确率则分别达85.7%及91.5%,说明其准确率是相当高的.同时,根据已建立的计算机程序,对高发区人群177例进行了人机对话的判别,初步确定在受检人群中属可疑高危人群的有61例,占被检人数的43.5%.从初步确定的可疑高危人群中,通过49例的拉网细胞学检查,发现食管上皮细胞的重增检出率有明显提高,提示微量元素谱的判别方法作为辅助指标加以应用,在缩小拉网普查人数和提高重增检出率方面有参考价值的.作者认为,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有利于提高判别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的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识别食管癌可疑高危人群,这对推进食管癌高发地�

关 键 词:微量元素谱 食管癌 毛发 模式识别 

分 类 号:R73-3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