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为学”与“为道”之争——从中国哲学传统观照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忠虎[1] 施克灿[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4-129,共6页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

摘  要:重“为道”而轻“为学”是中国哲学的传统。但自鸦片战争之后 ,重“为学”渐成为主流思想。今日知识经济的浪潮已波及我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哲学传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对理想的“人”的诉求 ,高校的培养目标因之深受影响。在培养人方面是注重“为学”还是“为道”与哲学传统中的争论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学”与“道”在高等教育中不宜偏废。“人”与“才”

关 键 词:高等教育 “为学” “为道” 中国 哲学传统观 培养目标 实用主义 功利主义 

分 类 号:G64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