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怨”与“苦闷的象征”——论中日文学创作心理动力差异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现品[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117-119,共3页Theory Journal

摘  要:忧怨苦闷是文学创作的心理动力之一 ,这种心理动力归根结底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 ,但中日作家的“苦闷”内涵却又各具特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不同 ,主要体现在体制结构、文学观念、作家构成、审美传统等方面。

关 键 词:内涵 文化精神 体制结构 文学创作 心理动力 中国 日本 

分 类 号:I0-05[文学—文学理论] I1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