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子侠[1]
出 处:《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18-20,共3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 ,中国古代史学是一笔极其丰厚的、非常重要的遗产。其中 ,理论遗产是一个重要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史学界研究理论的热潮 ,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的重视和研究。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 ,不论是关于客观历史的理论 ,还是关于史学自身的理论 ,同任何中国学术领域一样 ,较之于外国的相同领域 ,既有相近之处 ,也有相异之处。如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领域 ,在概念、范畴、问题等层面 ,都显示出中国史学的民族特点 ,而从中也不难窥见它所具有的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意义。这里刊出的几篇短文 ,讨论了天人关系、通变思想、地理条件与社会发展、民族观念和民族史观念、正统论的政治内涵和在历史观上的意义 ,以及人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 ,或许可以约略反映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部分内涵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