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妍妍[1]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66-69,共4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十七年"小说的偏离"泛政治化语境"多是在貌似趋同之下实现的。作为此时期小说之一的《百合花》既有着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即对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的大力张扬;同样在"女同志"、"步枪筒"、"馒头"、"棉被"等符号中蕴含着这样的命题:解构传统英雄形象与质疑战争,并由此出发,完成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反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