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化的“上海”——新长篇讨论会之二:王安忆的《富萍》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义勤[1] 贺彩虹[1] 刘永春[1] 郑鹏[1] 白浩[1] 梁秀花[1] 丛坤赤[1] 朱敏[1] 张克[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小说评论》2001年第2期24-33,共10页

摘  要:主持人的话:王安忆算得上是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从八十年代初的“三恋”,到九十年代的《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王安忆不仅有着稳定的小说产量,而且几乎每部作品都处于艺术的上升通道中,都能引起文学界较大的反响。这一点,在中国作家中确实是罕见的。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长篇《富萍》(发表于《收获》2000年第4期)是王安忆新千年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对比于她以往的作品,这部小说是不是仍然处于“上升”的轨道中呢?它是不是体现了王安忆的理想和艺术追求呢?

关 键 词:王安忆 《富萍》 上海故事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叙述结构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