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100083
出 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11期1000-100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摘 要:因果(causality)与因果推断(causal-inference)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例如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是建立在以因果律为基础的形式逻辑之上".虽然不同学科之间因果定义的内涵基本一致,但是他们的外延却大相径庭,其因果推断的理论与方法更是各具特色.其中,区别最大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体系,前者偏重于从实验与证实(prove)的角度认识因果律,而后者是基于观察基础之上的逻辑演绎与实证(demonstration).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典型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其病因推断理论与方法既具有鲜明的社会科学特点,又深深地根基于自然科学的土壤,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人群)属性的两重性(社会性与自然性)所决定的.现代流行病学病因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下面我们按照医学发展史的进程展开讨论,从中揭示出流行病学病因理论体系的历史演化规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8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