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浚瀚 成英俊 戴长春 黄桂珍 谢有畅[1] 龚立三 白春礼[2,3]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 [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3]华南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出 处:《科学通报》1993年第9期790-792,共3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
摘 要:扫描探针显微术(SPM)的基本原理最初在50年代由J.A.O’Keefe提出,1982年,Binnig和Rohrer等人研制成功第一台SP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并因此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Binnig又与Quate等人合作,于1986年推出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和STM不同,AFM是通过探测微探针针尖与被测物质表面原子之间微弱的相互作用力来得到物质表面形貌的信息,不需在样品与探针之间形成电回路,不受样品导电性的限制,因而其应用领域更为广阔。目前。
分 类 号:TN16[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