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浚瀚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检测AFM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控制工程》《现代科学仪器》《应用激光》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基于变比模型的AFM扫描器迟滞建模与控制被引量:1
《控制工程》2010年第4期426-429,435,共5页张玉东 方勇纯 余冠云 吴浚瀚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6-2010);国家863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09AA043703)
针对迟滞非线性引起的压电扫描器定位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比模型的迟滞前馈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图像数据,利用变比模型,对压电扫描器的迟滞非线性进行了准确建模,在此基础上,针对原子力显微镜纳米级表面成像...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迟滞 变比模型 逆补偿 
开放式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被引量:4
《现代科学仪器》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吴浚瀚 杨德亮 吴浚泓 袁伟华 黄桂珍 牟涛 商广义 万立骏 白春礼 
开放式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集成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横向力显微镜和静电力显微镜 ,具有接触、半接触和非接触工作模式 ,可进行作用力、电流、电位、光能量等参数的高度局域综合测量 ,具有极高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
关键词:扫描探针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开放式 多功能 纳米科技 
云母和石墨表面结构的激光检测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被引量:2
《科学通报》1993年第10期904-905,共2页吴浚瀚 成英俊 戴长春 黄桂珍 谢有畅 龚立三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
1986年,Binnig等人研制成功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和STM不同,AFM不受样品导电性的限制,因而其应用领域更为广阔。1988年,国外开始对AFM进行改进,研制出激光检测原子力显微镜(Laser-AFM)。1989年,国外的Laser-AFM达到了原子级分辨率...
关键词:云母 石墨 表面结构 激光检测 AFM 
激光检测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被引量:9
《科学通报》1993年第9期790-792,共3页吴浚瀚 成英俊 戴长春 黄桂珍 谢有畅 龚立三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基金
扫描探针显微术(SPM)的基本原理最初在50年代由J.A.O’Keefe提出,1982年,Binnig和Rohrer等人研制成功第一台SP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并因此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Binnig又与Quate等人合作,于1986年推出第一台原子力显微...
关键词:激光检测 原子力显微镜 
微电脑在激光热透镜光谱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应用激光》1990年第2期71-72,76,共3页傅思镜 吴浚瀚 
本文将微电脑应用到激光热透镜光谱术中,对该技术的整个实验流程进行自动控制、直接采集和处理数据并输出结果。同已往记录仪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
关键词:激光光谱 热透镜 微机 光谱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