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分子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志刚[1] 冉志华[2] 陆玮[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200040 [2]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

出  处:《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摘  要:近年炎症性肠病(IBD)分子病理学机制及临床治疗方面有很大进展,IBD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肠道粘膜对肠道正常菌群免疫反应失常而引起的慢性炎症,NOD2 的发现首次证实了 IBD发病的遗传因素。针对免疫反应中各种炎症因子的干预治疗是近年 IBD治疗进展最快的领域,抗 TNF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已成功地用于 IBD治疗。肠道益生菌和基因治疗值得进一步开拓、深入研究。随着IBD分子发病机制的阐明,将会出现更多IBD治疗靶点。

关 键 词:炎症性肠病 分子病理机制 治疗 遗传因素 基因治疗 生物治疗 

分 类 号:R574[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