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晓红[1] 魏宝秀[1] 孙丽萍[1] 张南[1] 钟少武[1] 

机构地区:[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南昌330006

出  处:《江西医学检验》2005年第1期51-52,30,共3页Jiangxi Journal of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要点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宫颈恶黑,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随访。结果5例平均39.6岁,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排液,妇检示宫颈菜花状或黑色结节状物;镜检示肿瘤细胞异型大,细胞形态多样而结构复杂,表现为痣样细胞、上皮细胞、梭形细胞或混合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MB45、S-100、Vimentin均显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对恶性黑色素瘤有着重要意义,需要注意与癌、癌肉瘤、淋巴瘤或绒癌相鉴别,逐一排除。如能早期诊断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并予以氮烯咪胺(DTIC)为主的联合化疗及免疫疗法,有可能改善预后。

关 键 词:原发性 宫颈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临床病理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100 鉴别 状物 结论 收集 

分 类 号:R737[医药卫生—肿瘤] R739[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