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军辉[1] 韩士杰[1] 孙晓敏[2] 唐凤德[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A02期77-83,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5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01-01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170167)
摘 要:冬季夜间负净CO2通量的发生机制及合理处置的研究对于准确估算北方森林碳代谢状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002年11月。2003年4月开路涡动相关系统获得的CO2净交换通量及相应交换过程的分析,发现(i)夜间负CO2通量主要发生在强风速条件下;(ii)强风速条件下的压力脉动及平流过程是夜间负净CO2通量主要原因,鉴于对压力脉动及平流过程与CO2净交换同步实时监测的困难,提出了可操作的强风条件下CO2净交换通量的上界摩擦风速(UU*)修正方法,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UU*=0.4m·s^-1,这个修正也适用于白天;(iii)UU*修正解决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冬季夜间净交换负总量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