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作品数:181被引量:2885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关德新韩士杰吴家兵王安志郝占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
《林业科学》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吴晓煜 赵秀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201003)。
【目的】基于单物种-面积模型(ISAR)探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尺度效应,以期阐明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40 hm2阔叶红松林固定监测样地的植...
关键词:单物种-面积关系 生境过滤 径级效应 物种多样性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真菌和细菌N_(2)O排放对施氮和降水变化的响应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2期417-424,共8页张蕾 雷馥歌 宿振浩 杨佳诺 张悦 郭忠玲 韩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0500);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0722145)资助。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长期(8年)施氮和减少降水固定样地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结合抗生素抑制技术,分析真菌和细菌两类土壤微生物N_(2)O排放对施氮和减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中,土壤N_(2)O排放为0.79 nmol·g^(-1)·h^(-1),...
关键词:土壤N_(2)O排放 真菌 细菌 氮沉降 减水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伴生树种色木槭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张金峰 李俊清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SQ2019FY101602)资助。
色木槭(Acer mono)为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主要伴生树种。本研究以色木槭种群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结合种群结构动态量化分析并应用4个生存函数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
关键词:色木槭 静态生命表 数量动态分析 生存函数 时间序列预测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物种冠层叶片功能性状的空间变异特征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9期2667-2676,共10页康惠雯 苏宝玲 李亚楠 周莉 于大炮 王庆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5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122059);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物种间功能性状差异是生态系统物种共存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功能性状种内变异对物种共存和分布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研究基于林冠塔吊平台,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10种主要组成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形态、生理生化功能性状沿林冠垂直梯度...
关键词:林冠垂直梯度 功能性状 种内变异 物种共存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
《四川动物》2024年第2期154-162,共9页赵涛 吴文兰 王晓雪 徐雨 房帅 张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812401)。
昆虫捕食种子是种子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会影响植物种群更新和群落物种组成。传播前种子昆虫捕食的研究较为稀少,且大多为针对个别优势种的短期研究,限制了对于群落水平上传播前种子捕食的理解。本研究分析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
关键词:种实昆虫 传播前种子 种子捕食 大年结实 昆虫捕食率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层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被引量:1
《林业科学》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肖欢 叶尔江·拜克吐尔汗 张春雨 赵秀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023YFF1304003-05)。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层群落结构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分析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为温带森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40 hm^(2)固定监测样地2年(2014和2019年)植被调查数...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 不同林层 生产力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光合特性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关系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1期11-22,共12页张潇 秦立厚 刘琪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工程核查管理项目(2130237-180802-2201);国家科技部基础调查专项(2019FY101602)。
【目的】阐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凋落叶分解之间的差异,探讨光合参数与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叶片经济学谱的普适性提供依据。【方法】以19个乔木树种和11个灌木树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袋法做分解试验,2...
关键词:Olson模型 分解系数 光响应曲线 叶经济学谱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6种槭属树种干重热值比较研究
《河南科学》2023年第10期1463-1468,共6页张英楠 郎玉良 张利建 王国胜 郭彦林 修冬莹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JLT2023-14号);吉林省重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科合字20075012)。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常见的6种槭属树种为调查对象,分别从树种、器官、径级等多角度对其干重热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种槭属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的干重热值差异显著性不同,枝和皮的干重热值与其他器官的干重热值差异极显著,而主根、...
关键词:槭属 干重热值 器官 径级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汇能力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1225-1233,共9页李伟斌 张红霞 张玉书 陈妮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329和3220128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3465)。
过去50年的气温数据表明全球陆地表面在夜间比白天变暖更快,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全天对等增温的影响,对昼夜不对称增温效应的认识不足。该研究利用光合增益和水力成本优化模型分析了两种增温情景(昼夜等幅升温和昼夜不等幅升温)对长...
关键词:不对称增温 光合作用 栓塞脆弱性 水分利用效率 Sperry模型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叶际真菌群落结构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22年第9期2405-2412,共8页王星 杨腾 毛子昆 蔺菲 叶吉 房帅 戴冠华 胡家瑞 郝占庆 王绪高 原作强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 23080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81,31691133027);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2021-MS-028)资助。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林冠承载了地球上大约40%的现存物种,叶际微生物作为冠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植物健康、提高宿主抵御能力和参与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生态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根际微生物,目前...
关键词:温带森林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叶片功能性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