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CO_2和水热通量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秋凤[1] 牛栋[2] 于贵瑞[3] 任传友[4] 温学发[4] ChenJingming JuWeimin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局生态处,北京100864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技术局生态处,北京100864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5]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Toronto,TorontoM5S3G3,Canada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A02期131-140,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225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5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01-01A)

摘  要:以基于过程的BEPS模型为基础,根据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机制,建立了能够描述半小时尺度生态系统通量日变化的模拟模型BEPS.应用该模型对2003年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生长季内的CO2和水热通量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潜热通量(LE),显热通量(Hs)与涡度相关系统的实测数据相关性较好,R2值分别达到0.68,0.75,0.71.模拟的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年累积NEP为300.5gC·m?2,与实测值也非常接近,说明应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CO2,水和热量交换过程.根据模型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NEP和蒸散(ET)的分析得出: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NEP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该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可能会减弱.此外,作为基于过程的模型,BEPS对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气孔导度(gmax)等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参数的变化反应也比较敏感.

关 键 词:阔叶红松林 温带 长白山 森林生态系统 碳汇 生长季 蒸散 潜热通量 涡度 气候变化 

分 类 号:S718[农业科学—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