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林芳[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99级博士研究生100875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0年第6期94-100,共7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对于创作《补天》(《不周山》)的显在动机,鲁迅事后有过说明:“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也不过取了茆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这清楚地表明了创作主体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意识到的内在需要和主观愿望。在许多研究者看来,作家是理智的动物,他的行为是由理智控制的,因此作家本人对创作动机的解释是有权威性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