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生产潜力及高产规律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增辉[1] 常从云[1] 戴蜀珏 赵长军[1] 赵俊杰[1] 王柏叶[1] 张桂英[1] 许国政[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河南省驻马店市顺河乡,河南省驻马店市科委

出  处:《北京农业科学》1994年第4期6-11,共6页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两高一低”夏大豆亩产250kg栽培技术体系,把大豆生产推向高效益的农业市场经济。通过一系列前期抓壮苗中期保花荚后期促鼓粒的综合措施,协调大豆与环境、“库”与“源”关系,挖掘光温水热资源,1.2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151.0kg,4亩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262.1kg,投产比1:7。其生理指标为,结荚期叶面积系数5.80,总光合势18.2万m ̄2·日,平均净光合生产率4.81g/m ̄2·日,氮磷总积累量分别为22.28kg和3.13kg,总干物质积累876.47kg,粒茎比0.51,经济系数0.30。

关 键 词:大豆 高产技术体系 高产规律 

分 类 号:S565.1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