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祥政[1] 马巧云[2] 栗进朝[2] 王蕊敏[2] 雷体文[2]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阳550025 [2]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5
出 处:《种子》2005年第3期82-84,共3页Seed
基 金:科技部"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998]515号;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981010116)
摘 要:豫麦 34号 (原名郑农 7号 )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 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 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是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技术跨越。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率先实施跨行业联合,实行订单农业,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累计推广超过 400万hm2。2002年该品种作为我国食用小麦出口的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