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政

作品数:17被引量:9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强筋小麦小麦QTL人工合成小麦栽培措施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科学通报》《河南农业科学》《种子》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系杂交小麦混播制种技术研究与利用被引量:7
《科学通报》2022年第26期3233-3240,共8页赵昌平 马锦绣 高建刚 廖祥政 叶志杰 陈现朝 杨卫兵 张风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600);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4)资助。
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是我国原创的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应用的重要成果,其高效制种技术是杂交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选育高配合力和异交性状优良的不育系与恢复系能够有效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和产量.本研究通过2016~202...
关键词:杂交小麦 光温敏 二系 混播制种 
粗山羊草JAZ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8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1期9-17,共9页王玉昆 苑少华 苑国良 段文静 王鹏 廖祥政 陈兆波 王娜 王拯 张立平 赵昌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172);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10A106);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141100002314018);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40405;KJCX2014010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1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4B01;2014BAD01B09);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GJHZ2014-7;GJHZ2015-5)
为了挖掘可用于小麦茉莉酸调控通路及其穗部或花器官发育研究的候选基因,基于已发布的粗山羊草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鉴定了粗山羊草JAZ基因家族,并从染色体分布、基因及蛋白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关系和基...
关键词:粗山羊草 JAZ 转录抑制因子 基因家族 花器官 
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被引量:30
《作物学报》2008年第11期1877-1884,共8页廖祥政 王瑾 周荣华 任正隆 贾继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117200)
以人工合成小麦Am3为供体亲本,普通小麦莱州953为轮回亲本,经5次回交然后自交,培育出含85个株系的F2:3群体。以该群体为材料,用348对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
关键词:小麦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 千粒重 
人工合成小麦Am3大穗多粒QTL的发掘与利用被引量:14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年第3期277-282,共6页王瑾 廖祥政 杨学举 周荣华 贾继增 
国家"973"计划项目(G1998010205)
穗粒数是小麦的重要产量性状之一,本研究以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Am3为供体,普通小麦品种莱州953为受体,培育出了高穗粒数BC5F1导入系,以导入系后代75个BC5F1为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其进行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共检测到2个控制...
关键词:小麦 穗部性状 QTL 人工合成小麦 导入系 
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5年第8期13-13,共1页马巧云 李晓青 廖祥政 刘桂珍 
笋玉米是指以采摘刚抽花丝而未受精的幼嫩果穗为目的的一类玉米。笋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现将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笋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播种时间 采收时间 田间管理 施肥方法 病虫害防治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国审郑农16号的产业化开发
《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第7期27-27,共1页王蕊敏 廖祥政 马巧云 雷体文 
关键词:产业化开发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高产优质 强筋 科学研究所 2003年 2004年 营销体系 郑州市 河南省 选育 农林 抗病 示范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国审豫麦34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被引量:5
《种子》2005年第3期82-84,共3页廖祥政 马巧云 栗进朝 王蕊敏 雷体文 
科技部"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998]515号;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981010116)
豫麦 34号 (原名郑农 7号 )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 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
关键词:农作物品种 高产优质 强筋小麦 选育 优质 小麦品种 推广应用 中国 出口 行业联合 
栽培措施和生态因子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8
《河南农业科学》2005年第2期11-14,共4页廖祥政 王瑞敏 赵致 马巧云 刘桂珍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9810 10 116 )
栽培措施和生态因子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 :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 ,在适宜的播期范围内采用适宜播量 ,既可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氮、磷、钾配合使用对小麦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明显 ;适宜的灌溉有...
关键词:栽培措施 生态因子 优质小麦 产量 品质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农1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5
《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第9期6-7,共2页马巧云 廖祥政 栗进朝 雷体文 
关键词:小麦 品种 郑农16号 栽培 性状 产量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农16号的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第6期123-124,共2页廖祥政 马巧云 栗进朝 雷体文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981010116)
郑农16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92年以郑农7号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性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中晚茬地种植,200...
关键词:强筋小麦 郑农16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栽培要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