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小麦

作品数:86被引量:32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武云李俊刘登才张连全郝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四川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个新的小麦黄叶位点的分子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闫贵云 左静静 王敏 罗仕银 谭丹 乔麟轶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JSX20231A037);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02203021212418)。
小麦叶片颜色与植株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密切相关。人工合成小麦Y223表现为生理性黄叶,与正常绿叶品种晋作82的杂种F_1植株叶色表现为中间型,在Y223旗叶抽出17 d后,杂种F_2群体中绿叶、中间和黄叶类型植株数目的分离比例符合1∶2∶1,表明...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黄叶 混合分离群体分析 SSR标记 分子定位 
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的灌浆期人工合成小麦抗旱性评价被引量:3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9期1674-1686,共13页燕雯 金秀良 李龙 徐子涵 苏悦 张跃强 景蕊莲 毛新国 孙黛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201003,2022YFD1200201);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5)。
【目的】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及产量数据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的抗旱性,优选高通量抗旱性鉴定指标,发掘抗旱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为加快拓展小麦抗旱遗传资源、提升旱地小麦育种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和种质材料。【方法】以80份人工合成小...
关键词:多源影像 光谱指数 人工合成小麦 抗旱性 灌浆期 
利用人工合成小麦基因资源实现产量突破的育种实践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255-263,共9页杨武云 
四川省财政专项“1+3”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3 ZYGG001);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公共服务(2021YFYZ0020)”;四川省自然基金(2022NSFSC016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战略科学家工作室;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
【目的】人工合成小麦是科学家模拟小麦进化过程,利用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节节麦杂交、染色体加倍而成的新型六倍体小麦资源,集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可作为桥梁改良现代小麦。【方法】回顾了四川小麦80多年的育种历程,对利用人工合成小麦...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产量 小麦近缘属种 
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7期1255-1266,共12页刘泽厚 王琴 叶美金 万洪深 杨宁 杨漫宇 杨武云 李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200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472);四川省科技计划(2022ZDZX0014,2022NSFSC0161);四川省财政专项种源1+3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目的】小麦穗发芽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子。具有抗穗发芽特性的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是改良栽培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重要基因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位点,评价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
关键词:小麦 人工合成小麦 地方品种 穗发芽 产量相关性状 
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群体的种子活力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88-997,1014,共11页李阳 郭晓江 唐华苹 雷越堃 张连全 刘登才 王际睿 魏育明 郑有良 蒲至恩 
成都市重点研发支撑计划(2022-YF05-00695-SN);校企合作研发项目(2022-XQHZ-0792)。
【目的】种子活力是筛选优质(高发芽率,高出苗率等)品种及种质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种子活力遗传机制的探究,为选育高活力品种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利用具有不同种子活力的SHW-L1和川麦3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材料,对当年新...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发芽率 人工老化 醇溶蛋白 HMW-GS 
抗穗发芽合成小麦改良品系的筛选及遗传分析被引量:2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98-1007,共10页藏天青 刘玉娥 马春芳 李潇 王希友 郝明 张连全 袁中伟 姜博 刘登才 甯顺腙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3NSFSC0218)。
【目的】筛选抗穗发芽的合成小麦改良品系,分析潜在的相关基因。【方法】6个环境(2年3点)下,对129份改良品系进行了穗发芽抗性的鉴定及评价,同时利用Wheat 55K芯片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获得3份抗穗发芽品系(发芽指数GI≤0...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 穗发芽 全基因型组关联分析 
盐胁迫和外源物对人工合成小麦发芽及生长生理影响被引量:1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1065-1070,1078,共7页胡文 万洪深 何娟 李俊 杨武云 肖春 雷建容 杨晶 杨玉敏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应用基础项目(2020YJ0469)。
【目的】研究盐浓度和外源物对人工合成小麦种子萌芽、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解析材料耐盐差异,为进一步选育耐盐品种或研究耐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以人工合成小麦S79和S80为材料,盐浓度设置了6个不同浓度,外源物设置了3种...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盐胁迫 外源物 萌发 生长特性 生理特性 
5份新引进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农艺及生理性状的评价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22年第8期969-979,共11页宋全昊 金艳 宋佳静 白冬 陈杰 赵立尚 朱统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
为挖掘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利用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5份SHW(SHW1、SHW2、SHW3、SHW4、SHW5)分别与普通小麦驻麦762进行杂交、回交,构建相应回交群体(BC_(2)),综合分析其农...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农艺性状 光合 水分利用效率 
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育种被引量:1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2年第1期40-48,共9页郝明 张连全 黄林 甯顺腙 袁中伟 姜博 颜泽洪 伍碧华 郑有良 刘登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35303);四川省育种公关(2021YFYZ0002);四川省麦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wheat-10)。
普通小麦是由四倍体小麦栽培类型与野生二倍体节节麦远缘杂交形成的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保持了四倍体小麦的高产潜力,D基因组的加入丰富了食品加工产品类型、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与二倍体作物不同,普通小麦有3个亚基因组,存在大量重...
关键词:小麦育种 人工合成小麦 节节麦 育种方法 外源渗入 
人工合成春小麦新品种龙春166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2020年第11期113-114,共2页李铁 孙连发 高凤梅 李冬梅 赵远玲 孙铭隆 迟永芹 孙毅民 
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春小麦新品种一直是黑龙江省的育种目标。龙春16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研究所利用人工合成小麦中的优异基因与普通小麦杂交和回交的方式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整合了小麦近缘物种和普通小麦品种的优异性状,具有抗...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 春小麦 龙春166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